我们用一个开小卖部的故事,把“利润”这个概念给小朋友讲得明明白白。


一、利润是什么?—— 一个简单的故事

想象一下,你是小卖部的老板。

  1. 第一步:进货(花钱)
    你去批发市场买了一支钢笔,花了 10元。这10元就是你的 成本

  2. 第二步:卖货(收钱)
    你把这支钢笔放在自己的小卖部卖,标价 15元。一个同学来买走了它。这15元就是你 卖货收到的钱,叫做 售价

  3. 第三步:算账(赚钱)
    现在我们来算一算:你最后手里多了多少钱?
    最后手里的钱(15元) - 一开始花的钱(10元) = 5元

这多出来的 5元钱,就是你卖这支钢笔赚到的钱,它的名字就叫 利润。 //★★★


二、利润家族的核心成员(公式)

从这个故事里,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最重要的公式:

名称 意思 怎么算(公式)
成本(进价) 老板花掉的钱(进货价) ——
售价(卖价) 顾客付给老板的钱 ——
利润(赚头) 老板真正赚到的钱 利润 = 售价 - 成本
单件利润 一件商品赚的钱 单件利润 = 单件售价 - 单件成本
总利润 很多件商品赚的钱 总利润 = 单件利润 × 卖出的数量

举个例子(对应你的题目):

  • 你买一支钢笔(成本)是 11元
  • 你卖一支钢笔(售价)是 15元
  • 那么,卖出一支钢笔的单件利润就是:15 - 11 = 4元

三、容易搞错的地方(特别重要!)

问题: “当卖到还剩20%时,已获利64元”,这个“获利64元”是怎么算的?

错误想法❌: 用全部的收入减去全部的成本。

  • 全部成本 = 所有钢笔 × 11元
  • 全部收入 = 已卖出的钢笔 × 15元
  • 获利 = 全部收入 - 全部成本? 不对! 因为还有20%的货没卖,它们的成本还没收回来呢。

正确想法✅: 利润是由已经卖出去的商品产生的。

  • 获利64元 = 卖出的钢笔所创造的利润。
  • 所以,总利润 = 单件利润 × 已卖出的数量
  • 在这个题里,就是 64元 = 4元/支 × 已卖出的支数

结论: 利润总是和已经完成交易的商品挂钩。


四、总结(给小朋友的口诀)

  1. 利润就是赚的钱售价 - 成本 = 利润
  2. 赚钱靠卖出的货:没卖出去的商品,不产生利润。
  3. 总利润怎么算单件利润 × 卖出数量

利润概念就是做生意最基础、最简单的道理:低价买,高价卖,差价就是你的利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