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画图理解题意
A、B两城之间距离设为 千米。
第1次相遇:在离A城80千米处,即甲车走了80千米。
此时两车共走的路程和 = (一个全程)。到第2次相遇:两车共走了 (三个全程)。
第2次相遇点离A城50千米,说明甲车从A到B再返回到离A 50千米处。
2. 分析甲车的总路程
分析:(真对本题此分析无作用,只是常规分析)
第1步:
因为第1次相遇的时候,甲和乙走的时间相同():
其中:
从开始到第2次相遇,两车共走 千米,因为速度不变,所以每辆车走的路程都是第1次相遇时所走路程的3倍。
所以:
- 甲车第一次相遇时走了 80 km。
- 到第二次相遇时,甲车总共走了 80×3=240km。
3. 用第二次相遇位置,求 s
甲车从A出发到第二次相遇的路线:
甲先从A到B(走了 千米),再从B返回向A走了某段,相遇时离A 50千米,说明甲返回时已经走了 千米(从B向A方向算,B到相遇点距离 = )。
那么甲的总路程 = 。
上面已知甲总路程 = 240 千米,所以:
4. 检验
第一次相遇:离A 80千米,即甲走80,乙走 千米,速度比 。
到第二次相遇:总路程 千米,甲走 千米(符合),乙走195千米。
甲具体路线:A→B:145千米,B返回走 千米,相遇点离B 95千米,离A 千米,符合题意。
最终答案:
A、B两城相距145千米。
所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分析
相遇问题基本公式
路程和 = 速度和 × 时间。
第一次相遇路程和 = 1个全程,第二次相遇路程和 = 3个全程。比例思想
第一次相遇时两车路程比等于速度比,且速度比不变,所以走3个全程时甲的路程是走1个全程时的3倍。乘法与解方程
80 \times 3 = 240 是乘法;
2S - 50 = 240 是一元一次方程,用逆运算求解。
线段图分析能力
理解“离A城50千米”在第二次相遇时表示甲车已经走过全程并返回了一段。检验意识
得出答案后可以验证速度比与路程是否一致。
这道题是典型的多次相遇问题,考查比例、线段图与方程的结合,是小学高年级行程问题的经典题型。